skip to content
Logo Noospic

about notes

很喜欢随记这个页面,和博客分开,博客记录一些收货与技术分享;

而随记 正如其名,可以记录任何我想记录的东西而不受约束,其实约束也是我自定义的约束,因为在我的博客里我可以自由发挥,不需要很专业,可以抒发自己的一些感想,可以水(៸៸᳐⦁⩊⦁៸៸᳐ )੭[好像不支持直接粘颜文字,下次再研究一下],可以写一写想做的事情和突如其来的idea。但是感觉把所有想法都堆砌在博客archive里又不太合适,而随记正好解决了我的问题,不会出现在归档里而是留在一个单独的页面,其实和我想部署的一个朋友圈项目很类似,一篇帖子和几张配图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

至于这个朋友圈项目和真正的朋友圈又有什么区别呢,我的想法是:vx加的人太杂了,老师父母亲戚甚至还有朋友的亲戚,而发朋友圈常常需要屏蔽一些特定的人群,让我感觉很束缚,而且又特别矛盾,有一种想发但是又不想让他人看见的想法;所以不如发在随记或是部署的朋友圈项目里吧(说是朋友圈,其实发文的大概率仅有我一个人),有一种也许会有人偶然看到我的帖子但是我并不知道的隐秘感,嗯,就用隐秘感这个词来形容吧;

另外为什么不自己在本地写而是上传到到博客里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我的博客到底是写给谁的呢,我知道大佬的博客都是能让很多人受益的,但是如我的blog这般的小透明,可能连访问的人数都屈指可数(仅仅贴在了GitHub部署的设置里了) ,因为内容并不多,很多也是借鉴前辈的经验总结来的,很多文章的条件前提并没有说明,我在逛一些个人博客时也会有这样的疑虑,如果是教程的话一般不会完全跟着步骤来,因为怕环境不一样可能会不兼容。所以我的博客是写给自己的吗,但是只是一些自己已经懂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放上来呢,但毕竟也是花了时间折腾才能写出来的,还是要记录一下啊;另外就是为什么不只记在本地的笔记里还要传到博客里呢,这个我感觉看人的性格,我的分享欲有的时候会很强,但是有时又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常常会瞻前顾后,会想很多有的没的,比如考虑看到的人会说些什么,他们会不会觉得很无聊或者觉得很抽象(但是我不太想把过程写得太详尽,感觉会耗费自己写博客的精力)

所以,我就将我的分享欲倾注在我的个人网站里,在这里,这个网站就是当我倾诉的对象

也很喜欢管理后台的功能,让我能在非git环境也能编写blog,比如手机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我的灵感最旺盛的时候,常常冒出一些平时不会出现的想法和记录一些日后看来再也写不出的文字


发现有一个问题,本来刚开始嫌麻烦直接在后台写的博客,后面在本地git环境写博客git push的时候才发现博文的标题需要遵循admin下的config.xml里的格式(日期_标题),但是有时标题是中文的,这样就会被编码为一长串字符,url显得很冗长,而且我也不想在本地编写的时候总是注意标题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再config.xml中修改url为原来的vercel分配的地址,这样的话需要后台编写也能实现,也不会干扰本地git上传博客。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