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after work
想到什么写什么 没有任何逻辑顺序可言
从上一次发post/note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当时还在补救末考,后面又是因为面试、租房、项目答辩一直忙忙碌碌到现在正式入组
在实习之后,慢慢的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都很浅薄,比如docker,只是会简单的部署,没有docker compose的编写经验;虽然进入了L站很久 了解到不少vibe coding,但是ai coding这件事情我并没有实际体验过,因为感觉自己做的项目都是学习为用途,而不是需求为驱动,有现成的参考样例(所谓烂大街),并未真正思考业务逻辑,而只是简单的技术栈堆叠
这一点我到现在仍然很困惑,进入公司也只还在培训学习期(所谓landing?) 且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水泥般(填补漏洞空缺罢了),在GitHub上有感兴趣的项目大部分不是很了解技术栈,了解的也不清楚具体配置,无法参与其中 一句话:有热忱但没有能力
而且在L站中混了半年多的时间,了解的最多的也就是api key和项目部署相关类,但是公司有风险管控,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外部ai,只能在ai-playground中使用集成的外部llm(我觉得能用的 比较好的就是gemini gpt claude ds),让我有些受挫,其实自己部署的项目(new-api 和 owu也用不上了)日常使用的也就是pyq和blog了 订阅流量用得更少了
7.27 今天有大雨 就不出门了
昨天下午出了趟门 在外活动 体会活人的气息确实比一个人坐在出租屋的桌子前要放松不少,本来计划晚上去橘子洲那边逛逛的(虽然说我觉得橘子洲除了主席雕塑外没有烈士公园好逛: ( ,吃完饭七点多突然刮起大风来,天空也被乌云笼罩,大雨的预兆了属于是
下午听了下贺兰和降星驰的采访视频,有很多共鸣
其实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找不到可以讨论的人,只能在网络中寻求共存了
贺兰在视频中说究极学历厂,hw,觉得大学生在大学中学的就是一坨shit,😆,想招的就是一张白纸进去重新学习,但是对于白纸又有一定的学历要求
所以,大学四年 对于这种厂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所谓offer 就是点击就送?
在大厂这边,对初入实习生来说基本上就是干一些杂七杂八的话,接触核心业务的概率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混一个title
在学习这一方面,我不太清楚企业对于科班和非科班两者的态度是否真的会有很大的区别对待,科班在大学学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我是很质疑的,走前后端实习的基本上就是靠黑马培训班那一套课程摸过来的,包括我自己也是,而且还是半道才转入黑马课程的(前期傻傻跟着学校,虽然说也没有听吧 只是为了迎合考试),一个好的理论课程我也是从大三寒假那个时候刷到降星驰的视频之后才有更多的感悟,他主推的就是csdiy中涉及的一些课程
可恶啊 他和我是同一届的😭 大一的我要是能刷到他的视频就好了
说来也很巧了,其实高中那个暑假我就知道了csdiy这个网站(maybe from bilibili-comment),不过被满屏英文课程和数不清的配置劝退了,虽然当时英语水平已经是我的巅峰了,当时还不知道immersive translation
这个插件,浏览器自带的翻译 译文就将原文覆盖了 不符合我的诉求,这就能看出来我很容易被劝退了 😢